【关注】疫情下那些逆势增长的印刷厂有什么独门秘诀吗?

更新时间:2024-06-15 作者: 安博体育官网

  8月7日,在新三板挂牌的深圳顺鑫昌文化股份有限公司,发布了2020年半年报。

  顺鑫昌规模不算很大,自我业务定位是:致力于以不干胶标签为核心的商务印刷品的研发、设计、生产、销售一体化服务。说白了,它主要是做不干胶标签的。

  2020年上半年,在疫情的重压之下,顺鑫昌交出的“成绩单”可谓相当靓丽:实现盈利收入3952.15万元,同比增长75.36%;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(简称“净利润”)577.53万元,同比增长106.13%。

  谈及疫情对经营的影响,顺鑫昌表示:由于春节前后国内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,公司生产经营曾短期受一定的影响;但公司积极开发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各类包装辅材,克服了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,整体经营情况良好。

  对此,年报中的另外一句话说得更为清晰:由于新冠疫情影响,市场对商务印刷品需求增加,公司部分客户向公司的采购订单增加。

  对顺鑫昌来说,这句话的重点在后半句:客户采购量增加。对三好同学来说,更为引人关注的却是前半句:由于新冠疫情影响,市场对商务印刷品需求增加。

  在多数圈内老板都倍受煎熬的这半年时间里,市场对商务印刷品的需求真的增加了吗?

  三好同学扒了扒:今年上半年与2019年同期相比,顺鑫昌的营收增加了1698.37万元。其中,有401.58万元来自于其新合并的一家子公司,368.87万元来自于新开发的在线万元大体能理解为来自既有业务的增长。

  对2019年营收规模尚只有2253.78万元的顺鑫昌来说,这样的增长自然可圈可点。

  首先,应该承认:对产品多样、适用场景广泛的印刷圈来说,突然来袭的大范围疫情,的确有可能催生新的需求点或放大既有市场需求。不管各位老板搞的是书刊印刷、包装印刷,还是商业印刷。

  按照既有行业分类,不干胶标签以往一般被划为包装印刷产品。近年来,随着慢慢的变多的合版厂介入不干胶标签印刷,将其看作商业印刷产品也不能算错。

  疫情之下,某些类别的不干胶标签产品,出现需求大增的情况并不令人意外。比如,一瓶洗手液、一桶消毒液、一瓶消毒酒精,通常各需要两张不干胶标签。随市场对这一些产品需求量的暴涨,为其提供配套标签产品的印刷企业,自然会在一段时间内感受到订单量的积极变化。

  相对于不干胶标签,疫情防控宣传用品需求的增加,显然能惠及更多的商业印刷企业。比如,疫情防控宣传招贴、宣传册,小区/写字楼/企业和事业单位人员、车辆出入通行证等。尽管每一个订单可能都不是很大,却的确算是疫情催生的新需求。

  再比如,疫情期间,全国大中小学生长时间居家网络学习,带动在线教育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由此催生的教材教辅材料印刷需求,对商业印刷企业来说也是一块增量。顺鑫昌营收的大幅度增长,部分原因就在于新增开发了部分在线教育行业客户。

  然而,在部分产品需求增加的同时,更多的商业印刷类产品却面临着需求萎缩的挑战。

  比如,商业印刷最基础的三类产品:名片、单页和画册,由于会议、展览等线下商业活动的大量缩减以及餐饮、旅游、酒店、体育、娱乐等线下行业的持续低迷,需求大幅萎缩不难想象。

  同样,受线下商业活动减少和线下行业不景气的影响,笔记本、手提袋、纸杯、会议资料、酒店房卡套/一次性用品包装盒等常见商业印刷产品的需求,也多少会受到一些冲击。

  更重要的是,疫情加速了部分领域的“无纸化”进程,这会直接影响对部分商业印刷产品的长期需求。如:慢慢的变多的政务审批开始转向在线申请办理,会减少对表单的需求;慢慢的变多的旅游景点推行网络预订或扫码购票,会减少对门票的需求。

  有增有减,哪个才是当前商业印刷市场的主流?用不着三好同学故弄玄虚,也弄不了玄虚,因为多数老板都会做出意料之中的选择。

  当前,或许会有一些商业印刷产品的市场需求出现局部增长,但“整体承压”却是商业印刷市场的主基调。各位老板说:对不对?

  对那些既没有赶上“局部增长”机会,又没有或者说没办法做出及时作出调整的企业来说,上半年面临的压力可能有多大?

  目前,国内商业印刷领域还没再次出现上市公司,缺少公开可用的经营数据。不过,在新三板上有一家数码印刷企业,多少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照。

  这家企业就是:来自长沙的湖南天河艺术传播股份有限公司。天河艺术以数码印刷和艺术品复制为主业,在长沙和株洲拥有4家以“天河快印”命名的连锁店,自称是“湖南省内最具规模的专业数码印刷服务机构之一”,提供包括商务印刷、图纸标书印刷、个性化定制在内的多种产品与服务。

  今年上半年,天河艺术实现盈利收入172.90万元,同比减少52.68%;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亏损70.61万元,同比增亏20.81%。

  天河艺术将业绩大幅度地下跌的原因归结为:因受疫情影响,公司2-3月业务无法开展。

  在商业印刷的生态圈中,快印店是合版厂、专版厂重要的业务入口。因此能说,天河艺术的处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商业印刷市场面临的压力,虽然它的营收降幅也许偏大了一些。

  被国内很多老板奉为样板的Cimpress,做的是典型的商业印刷。刚刚披露的年报显示:2019/20财年(截止2020年6月30日),Cimpress实现盈利收入24.81亿美元,同比减少9.80%;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8336.5万美元,同比减少12.30%。

  四季度(2020年4-6月)表现低迷,是Cimpress业绩下滑的根本原因。2019/20财年四季度,Cimpress实现盈利收入4.29亿美元,同比大跌36.40%,绝对值减少2.46亿美元,占全年营收减量的91.06%;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-4300.5万美元,而2019年同期为3319.5万美元。

  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:4-6月是欧美疫情的高峰期,对业务重心高度集中于欧美市场的Cimpress来说,自然难以独善其身。

  在年报中,Cimpress自己是这样说的:COVID-19大流行对公司的客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导致对我们产品的近期需求急剧下降。

  相对于欧美国家,我国的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,各项社会经济活动正处于恢复过程中,商业印刷市场也已开始企稳。各位老板面对的形势,比Cimpress多少会好一些。

  然而,与曾经的预期相比,市场需求回稳的速度显然要慢不少。这主要是因为:疫情由当初多数人认为的“遭遇战”,变成了“持久战”。部分商业活动虽已开始复苏,短期内却很难恢复到往年的频度和规模。

  比如,进入下半年,广东、上海等南方地区的展会已经恢复开展,但北京地区的展会迄仍处于暂停状态。同时,由于各行各业的企业均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,部分展会取消或延期到明年,还有的展会参展商数量和展出面积大幅缩水。

  加之,出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需要,部分人员密集型活动的开展仍十分谨慎,如大型会议、体育赛事、娱乐活动等;部分行业的完全恢复仍然需要一些时间,如餐饮、旅游、酒店、线下教育培训等。

  总而言之,还是那句话:对商业印刷企业来说,最艰难的时段已逝去,但苦日子恐怕还要过上一阵子。

  首先,可以确信:如果各位老板不是为疫情防控刚需产品提供配套服务,要抗住下行压力实现增长并不容易。

  不过,不容易并不意味着不可能。三好同学以前曾表达大致如下的观点:疫情只会强化,而不会改变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。

  对商业印刷来说,这个被强化了的趋势就是:市场由增量分享向存量整合,乃至减量整合时代的加速过渡。

  在一个增长乏力,甚至会出现缩水的市场中,企业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,保持业绩稳定,甚至逆风飞扬?

  真正操作起来或许有点难,大思路却不算复杂,并没什么独门秘籍或秘诀:一是扩充产品门类,通过新产品的引入谋求新的增长点;二是尽可能延伸企业覆盖的市场半径,通过扩大地盘拓展潜在的需求空间。

  最近几年,在整个商业印刷市场增量有限的情况下,部分合版厂以超常规的速度快速崛起,主要是因为在以上两个维度或其中之一上不断取得突破。

  而在疫情的紧逼之下,如果老板们不愿意坐以面对难看的营收数字,在这两个维度上扩张的冲动会更加强烈。

  比如,顺鑫昌营收的大幅度增长,部分原因主要在于其新拓展了部分在线教育行业的客户。对一家原本以不干胶标签为主业的印刷企业来说,这算是产品门类的拓展。

  而天河艺术面对半年营收腰斩的严峻形势,能够想到的办法也是“积极开拓别的业务市场,努力寻求新的市场领域”。

  问题是: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与角逐,低竞争度的产品和区域市场若无法说稀有,也是慢慢的变少。而且,原本在这一些产品和区域市场立足的企业本身,也大多面临着疫情导致的需求下滑的挑战。

  因此,与部分企业以扩张谋增长相伴而生的,通常是更为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。不管是直接体现为价格战,还是相对隐蔽的增量不增加、提质不提价。而这又会加大原本就倍受煎熬的老板们,承受的心理和经营压力。

  此外,还要多说一句的是:疫情对印刷圈一度流行的“单品工厂”理念,提出了挑战。

  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中,企业专注于单一产品,的确更容易形成效率、成本和规模优势,进而建立竞争壁垒,成为“单品之王”。

  然而,疫情下,假如企业立足的产品恰好是受冲击最大的重灾区,老板们的麻烦就很大了,因没有其他产品可以分散风险。比如,三好同学就很难想象:那些主要只做名片、单页或画册的合版厂,在疫情下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状态?

  所以,疫情作为不可预知的突发风险,实际上在很多方面给老板们郑重提了一个醒。其中,有一点便是:如何在单品优势与适度多元化之间,保持必要的平衡。